班主任是教育管理的组织者、实施者,班主任需要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。在教育管理中,班主任需要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,需要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,需要在学校、任课教师、学生、家长以及社会之间发挥桥梁、纽带作用等,这些工作任务的落实单纯依靠刚性管理是很难实现的,因此,班主任需要转变教育管理思路,从情感教育中探求更加合理、有效的方法。
班主任情感艺术运用中面临的问题
“感人心者,莫先乎情”。情感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关键要素,是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效果、协调多方关系的重要方法。但是班主任在工作中对于情感艺术的运用却面临一定的问题。
从学生教育角度来看,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关系。但是,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紧张的情况却十分突出:学生不听从班主任的管教,与班主任“对着干”,学生不信任班主任的教育引导,不愿意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等;班主任在工作中倾向于利用教师的权威进行刚性教育,忽视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,尤其是在学生成长中出现问题时,班主任更多的是批评管教,缺乏细腻的情感联系,进一步加剧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对立、紧张,影响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。
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运用情感艺术
学生是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,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。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群体的特点,了解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、情绪不稳定、自控能力弱、叛逆心理强等现实情况,并用良好的态度渗透情感艺术,引导学生自我转化,全面发展。
比如说,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,做到一视同仁。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,都有发展自我、表现自我的权利。作为班主任,在对待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将心中的天平摆正,尊重学生的人格,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。
结语
合理运用情感艺术对于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在教育管理工作中,班主任应明确自身的职责,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,与学生主动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;强调班级管理,用情感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;协调学校、任课教师、学生、家长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,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,进而促进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。